黑料大事记 - 免费吃瓜 - 黑料网

在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媒体聚焦今年全国两会热点——

全媒看两会,关键之年不一般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网 发布时间:2024-03-04 10:07:33 阅读次数:-
字体大小:

  近日,多位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同新华社记者交流,讲述他们的履职故事。3月3日,这篇题为《总书记的嘱托激励我们一路向前——来自全国两会代表委员的心声》的文章登上了《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网等各大媒体的头条,代表委员用真情描绘同心筑梦结硕果、踔厉奋发正当时的美好生活新图景,道出“跟着总书记,奔向好日子”的亿万人民的同心。

  今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每年的全国两会都备受瞩目与期待,今年的会上将有哪些热点话题?让我们通过各媒体的视角,先睹为快。

  经济建设中心工作备受关注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前景壮阔,任务艰巨。当前,我国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与此同时也面临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等挑战。今年中国如何聚焦经济建设中心工作、确定发展目标,备受关注。

  新华社文章《2024年全国两会哪些看点值得期待》分析指出,“十四五”经济增速指标设定为“保持在合理区间、各年度视情提出”。从不久前各地两会释放的信息看,多地将今年经济增速预期目标定在不低于5%。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特约评论员杨禹在央视新闻客户端“经济随笔”栏目中同样表达了对此事的关注。他认为,“十四五”关于GDP增速的目标,并不是一个具体数字,而是“保持在合理区间,各年度视情提出”。经济增长只要保持在合理区间就好,具体高了或低了一个百分点,差别不大,关键还看增长的成色与质量。因此,观察各地两会,仅看GDP增速是远远不够的。“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在党中央反复强调的这个要求里,“量的合理增长”是后半句,“质的有效提升”是更为关键的前半句。

  在全国两会召开前夕,央广网记者采访了多位专家,共同展望2024年中国经济发展前景,通过围绕“基本面长期向好的态势不会改变”“收入和预期改善助力消费增长”“2024年货币政策空间仍然充足”等几大方面的讨论,写就《稳增长、调结构政策显效 2024年中国经济有望持续恢复向好》一文。

  感受文化自信更持久力量

  站在新的起点上,如何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龙年春节假期,山东曲阜三孔景区迎来游客56.22万人次,登上社交媒体人气榜。从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曲阜提出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到2023年习近平文化思想正式提出,全国人大代表、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特聘教授杨朝明越来越感受到文化自信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什么样的社区文化活动您愿意带着家人一起参加?”通过走访调研,杨朝明计划在全国两会上提出建议,将“讲信修睦”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融入基层治理。

  在面对新华社记者的采访中,关注文化自信自强的代表委员们有说不尽的心声。

  中国文艺网通过梳理各大媒体报道,整理出《2024全国两会,文化文艺提案建议抢“鲜”看》。文章提到,在关于推进古籍数字化、以数字技术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方面的提案中,民进中央提出加大人才工作力度,强化古籍数字化人才支撑,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解决当前古籍数字化人才、设备、技术不足问题。全国政协委员、希肯国际文化集团董事长安庭向大会提交《关于加强两岸故宫博物院交流与合作的建议》。全国人大代表、云冈研究院院长杭侃把目光聚焦在文化遗产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

  全国政协委员、民建北京市中国社会科学院支部会员刘显忠在接受《北京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次的提案关注大国外交,针对如何发挥好文化外交作用提出了几点建议。他说,文化外交形式多样,应减少文化差异带来的隔阂与误解。

  随着中国网络文学在海外市场辐射力和影响力的大幅提升,盗版问题变得日益突出,网络文学国际版权保护问题迫在眉睫。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吴义勤在接受央广网采访时,回应了网络文学“出海”的相关问题。吴义勤建议相关主管部门与行业协会充分发挥指导与协调作用,持续完善跨国版权保护机制。

  惠民新利好令人期待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晚间新闻》栏目推出系列报道《两会一年间》,回顾2023年全国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对民生发展作出了承诺,亮出民生答卷的成色。过去一年,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越来越多,据初步统计,目前各地已新增优质学校1736所,5万余名“特岗计划”教师,让中西部农村学校教师队伍进一步壮大。公共文化生活更加多彩,今年春节前夕,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大文化建筑开放面积达到近90%。目前,全国共有城市书房、文化驿站、文化礼堂等各类新型公共文化空间3.35万个,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品质文化艺术服务。好医院越来越多,截至目前,我国已设置13个专业类别国家医学中心,确定125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覆盖所有医疗资源薄弱省份,“大病不出省”的目标正在逐步实现……

  民生热点向来是全国两会上最受关注的话题。代表委员们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急难愁盼问题带到人民大会堂,一份份传递着民生温度的议案、提案、建议,勾勒出民生发展新图景。《金融时报》指出,今年,“就业”“房地产”“股市”等民生话题再次登上该报热点话题榜单,受访者普遍关心今年两会将释放哪些惠民新利好。

  2023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6.1%,高于GDP增速;全年城镇调查失业率比上年下降0.4个百分点;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各级政府坚持过紧日子,全国财政支出70%以上用于民生……在新华社《展现更大作为: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报道中,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市妇联兼职副主席陈中红表示,新形势下,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的顶层设计不断优化,今年全国两会如何充分研究部署落地落实的细节,增强政策操作性令人期待。

  新质生产力焕发生机

  “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又一个重要年份,主要任务是谋划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日前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释放强烈信号。新华社文章《描绘新的蓝图:深刻领悟高质量发展这个硬道理》指出,外界期待,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向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点领域、“一子落而满盘活”的关键环节再出实招。数字、金融、电信等领域成为新一轮扩大开放重点,以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推动重点领域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正成为新一轮改革开放的主旋律。

  央广网推出2024全国两会系列解读《关键年看两会》,聚焦高质量发展议题,聆听代表委员建议,展现各地区各行业坚定不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奋进拼搏的生生活力。在《代表委员热议新质生产力 深化改革激发创新活力》报道中,如何把握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义并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成为许多代表委员重点关注的话题。

  总台邀请特约评论员结合各地两会对“新质生产力”的聚焦,作了三点观察与思考:其一,“新质生产力”是个新词,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努力,其实早已展开;其二,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突破的勇气,更需坚守的韧性;其三,发展新质生产力,也不能简单地“一哄而上”,而要构建特色、锻造所长。

  从ChatGPT到Sora,从单模态到多模态,从单一智能到通用智能,大模型技术引领了新一轮全球人工智能创新热潮。

  中新社推出两会观察《补短板、防风险,中国如何抢抓人工智能机遇》。全国政协常委、浙江省政协副主席陈小平建议,要抢抓人工智能战略高地和发展主动权,赋能各领域产业创新,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

本报记者 陈妙然